失眠似乎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病。
“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不醒”……这些症状在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出现过,好像谁要是没失眠过,就不配谈人生。
随着人们对睡眠的认知逐渐提高后,开始关注起睡眠和生命质量的关系,它们的关联确是千丝万缕,不说和睡眠强关联的各种疾病,仅仅就从个人感受这点衡量,一个每天睡不好觉的人,说起生活幸福感也只觉得有点降维靠拢。
央视、人民网等官媒也相继报道来自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超3亿中国人患有睡眠障碍”,睡不好的人数以亿计,我们赫然站在了不分白昼黑夜的一个历史周期中,大部分地方整夜灯火通明,而人们则是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
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密切相关,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
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全球通用的方法主要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心理行为治疗中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以下简称“CBT-I”)和药物治疗中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治疗是临床证据最多的失眠治疗方法。
其中,CBT-I是《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美国内科医师协会、欧洲睡眠研究会推荐的非药物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针对慢性失眠中认知、行为和心理进行干预和重建,帮助慢性失眠患者重塑睡眠节律,从而治愈。
「如眠」就是依据CBT-I研发而成,与此同时,因为数字疗法的兴起,这种可以由软件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的疗法,可以说是应势而生,因为数字疗法是一种有医学研究支持的、严谨的,可以治病的疗法,数字疗法的出现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的困境。
「如眠」以CBT-I为基础,搭载业界领先的AI技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大数据及知识图谱能力,打造基于人机对话的aiCBT-I解决方案,以模拟现实中面对面的CBT-I治疗方式来实现治疗。
在「如眠」研发过程中,有上千名中、重度失眠用户参与了产品验证,年龄跨度从10几岁至50几岁,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差异也很大,其中有些用户单独使用「如眠」,有的用户和助眠药物一起联合使用(注:患者服用的药物是由医院的专业医生开具)。
治疗第一天,患者的平均睡眠效率是68.8%,第16天,平均睡眠效率提高到83.0%,第30天,达到85.2%。 (经过「如眠」治疗的失眠患者睡眠效率数据)
治疗第一天,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长是66分钟,第13天时下降至25分钟,第31天时下降至18分钟。 (经过「如眠」治疗的失眠患者入睡时长数据)
经「如眠」治疗后,超过80%的用户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入睡时长大幅缩短,夜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大幅提高,患者感觉良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通过「如眠」治疗,进行心理和行为引导之后,成功戒掉药物,实现自主入睡,收获好评无数。
「如眠」的治疗方案,从认识睡眠开始,逐渐引入各种核心疗法,循序渐进帮患者调整睡眠,一般2~6周会有明显的改善,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能更快地感受到治疗效果。
但作为一款医疗级的产品,研发者,中国领先的数字疗法公司「正岸健康」对「如眠」对有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在进行“数字化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人员使用「如眠」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实验报告将会在实验完成之后正式公布。
同时,「如眠」已经率先走在申请审批的路上——申请NMPA认证(NMPA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获得NMPA认证之后,「如眠」还将作为一款治疗慢性失眠的数字处方药,由医生开具给慢性失眠患者,治愈更多饱受失眠困扰的人士。
「如眠」将竭尽全力,致力于为慢性失眠患者提供专业的、易得的、有效的睡眠健康服务,帮助大家重塑美好睡梦。
点亮在看,睡得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