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会猝死的疾病
参考《陆林》第一章 原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熬夜、失眠、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但说到心脏病,就觉得很遥远。
其实,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头号致死疾病,然后,才是癌症。
2020年3月15日,日本花滑名将克里斯-里德在美国底特律因突发心脏疾病去世,年仅30岁。
2019年12月,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突发心脏病离世,才35岁的他,看起来非常健康。
谁也没想到如此年轻、充满活力的他们会这样触不及防的离开我们。
我们确实无法预知意外会何时来临,在突发疾病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只有尽可能地去维持自己的健康,但却不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习惯,正在伤害我们的心脏。
1
睡眠不规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是心血管领域的著名期刊(简称JACC),近期发布了一项前瞻性研究:
睡眠不规律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系,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波动过大,心血管疾病风险将翻倍!
该研究纳入了1992名无CVD的受试者,为了获得准确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之外,还要求受试者连戴7天腕动计(可以鉴别睡眠与清醒状态),随访平均进行了4.9年,其中111受试者患上了CVD。
根据研究数据,每日睡眠时长差和每日入睡时间点差,都以30分钟为间隔,发现时间差每上升一档,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逐级增加。
这么理解,
如果每天睡觉时长不一样,每天睡觉时间点不一样,而且,差值还不小的话,那么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相对于规律睡眠就更高,在研究数据中,差值最大的患病风险是差值最小患病风险的2倍还多。
(图片来自JACC)
2
睡眠不足,影响心血管健康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睡眠状态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从睡眠时长差和入睡时间点差,还是第一次。在这之前,
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已经有很多科学家用各种方式做过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起因,
2019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睡眠影响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斑块积聚)风险的机制。尽管这些发现有待在人类中复制,但
表明充足的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图片来自nature)
美国麻省总医院及哈佛医学院的F
ilip Swirski及其同事研究了长期睡眠片段化(睡眠中断或睡眠不足)对于易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改造小鼠的影响。
作
者报告称,
长期睡眠片段化的小鼠比对照组小鼠更加焦虑,会产生更多的炎症细胞,并且会形成更
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这些小鼠的大脑外侧下丘脑区域产生的食欲
肽(一种调节觉醒的神经肽)也较少。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发表在《实验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也有助于解释原因。
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血液中三种生理调节因子(microrna)的水平较低,这些分子有助于抑制细胞炎症,并支持血管健康。
3
心脏的另一个杀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进行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呼吸。如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血液中的氧含量就会下降,供应心脏的氧气随之减少,这对已经有心脏问题的病人来说,就会诱发和加重心脏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魏永祥教授、聂绍平教授领导的睡眠与心血管病团队发现,
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后的不良事件风险明显升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Ⅱ型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规律睡眠、睡眠不足,这些状态比较容易理解,
但「
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甚至即使患了此病,被裹挟其中且并不自知,这无疑就是一个隐形的心脏杀手。
入眠 asleep写过一篇关于
睡眠呼吸暂停
的文章「
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一)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了解一下。前几天还看过一篇国外的文章,是一位
患者分享他是如何发现、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后面也会整理并再跟大家分享这个病的相关研究和治疗,欢迎关注。
版权声明: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规律睡眠的巨大价值,你可能低估了
酒精对睡眠的影响:是帮助睡眠还是毁了睡眠?
微信号:go
_asleep
长按关注:
asleep
帮助你管理睡眠节律,健康入眠
我就知道你“在看”